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休闲娱乐

电影《第二十条》:推开检察之门,不应只有剧中悲欢

时间:02-20 来源: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56

电影《第二十条》:推开检察之门,不应只有剧中悲欢

检察题材电影《第二十条》春节档全国热映,艺术地诠释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司法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最高检微信公众号即日起开设“你评我说·检察官看《第二十条》”专栏,邀请检察人员畅谈观影感受,一起探讨如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努力答好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答卷。感谢张艺谋导演等电影主创们带来的佳作,让从事检察工作二十年有余的我有机会用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向家人介绍我的职业。春节期间,带着全家十口人齐刷刷坐在电影院观看《第二十条》。上至七十多岁的老人,下到十来岁上初中的少年,两个多小时里,大家都能够专注地沉浸在这个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之中,跟随剧中角色一起时而放声大笑,时而泣不成声。即便走出影院后,依然在回味和讨论,孩子们更是循着影片中的细节,追问我关于真实世界中法治发展和检察工作的点点滴滴。比“发现真相”更难的是……剧中人到中年的基层检察官韩明为了方便孩子到市区就读高中,争取到永恩市检察院挂职的机会,参与到一起存在重大定性分歧、久拖难诉的故意伤害案的办理。犯罪嫌疑人王永强为给聋哑的女儿治病,向村霸刘文经借了高利贷,却不想从此给自己和妻子带来了无尽的屈辱与痛苦。愤怒和恐惧终于在一次冲突中爆发,正在刘文经前往车上去拿砍刀的途中,王永强用剪刀向其捅去,致其丧失侵害能力,后伤重身亡。以上叙述是我们从影片观众的事后视角对案情做的概括,而剧中人在办案过程中却是面临着事实的层层迷雾、取证的重重困难,顶着社会舆论的压力,又被生活琐事不断滋扰。有时甚至感觉身负千钧重担被压得喘不过气,幸好不时穿插的喜剧元素能够给予一些舒缓空间。如果《第二十条》只是讲检察官抽丝剥茧探究真相的故事,也能算一部有趣的悬疑片。假设仅仅以“揭晓谜底”而结尾,那一定让观众们怅然若失,一定会使我们像二十多年前讨要说法的秋菊那样心有不甘甚至愤愤不平。因为,真正让这部影片“封神”的,是它触碰到了所有人心中最朴素的情感诉求——公平正义,或者说是,摆在所有人面前比“发现真相”更难的“该怎么办”。对照案发现场监控视频逐帧分析犯罪构成要件,本是法律科学性精确性的体现,然而对非法定情节的前因后果视而不见,却容易让人陷入机械司法的懒惰;参考先例原是一项维持法律一致性的法治传统,不过一味强调“以往的案件都是这么定的”,却可能带来办案思维的僵化;虽然办案人会扪心自问“这样做对吗?”但依然小心翼翼不敢突破,这是每一个深深的嵌在这个世界之中的我们的本能怯弱。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确实,比“认清真相”更重要的,是“热爱生活”,是不能丧失对生活的希望。这希望,或许是检察官韩明对因见义勇为却被判刑而不断上访的公交司机张贵生说的“向前看”,或许是他对为了制止校园霸凌而被冤枉的儿子韩雨辰说的“不要还手”,或许是他们对嫌疑人王永强的妻子说的“还有希望”。然而,如果没有切实的行动和改变,这一切的言辞都是苍白无力的。到头来,将只剩下对法律的不信任,向恶势力的屈服,以及对法治的绝望。此时,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己任的检察官如果放任懒惰、僵化和怯弱,而不是挺身而出,普通的人们又凭什么去热爱生活,陷入困境中的人们又靠什么去抓住最后一丝好好生活下去的勇气呢?在电影中,搭档吕玲玲的坚定执着、儿子韩雨辰的相似境遇、张贵生在上访途中遭遇的突如其来的车祸、嫌疑人王永强的妻子被逼无奈走上绝路,都在不断推动着检察官韩明的心理发生着变化,最终角色弧光随着检察听证会上那一声“等等”得以完美呈现。“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我们,究竟是把怎样的一个世界交到孩子们的手里?”随着金句频出的大段独白后,参加听证会的人们纷纷起立鼓掌,电影很快进入了尾声:校园霸凌事件水落石出,儿子得以正名;张贵生被追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未成年家属的生活有了着落;王永强被不起诉,无罪释放,与大难不死的妻子和女儿得以团聚;作恶的村霸势力成员得到了法律的严惩……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电影中故事过程虽然曲折,但角色的塑造、情节的走向都具有明确的典型特征,都是倾尽全力把观众往基本唯一的共情情绪上去调动,从而使结局可控。说白了,即便是现实主义题材,主创们也不会把过于残酷的、难以收拾的一地鸡毛留给观众。就像法学院课堂上的老师们,总是试图用刁钻极端的案情来训练我们,而实际上,老师们的心中早就准备好了标准答案。只有走上司法实践的岗位,才会明白,即便是最复杂的考试题目、最错综迷离的影视剧情,也可能不及现实案件复杂程度的百分之一。现实中的案件,行为的界限可能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因果的脉络也并非清晰可见,各种证据的交织就像让人迷失的野生丛林,此时,更需要的是办案人的明察秋毫与责任担当。现实中办案,并不一定有观众的关注与喝彩,也不一定能得到多数人的理解,甚至可能还会遭受误解,此时,需要的是心中信仰支撑的负重前行。现实中的案情,可能比影视剧中的情节更让人揪心,更令人难以释怀,此时,需要的是我们用一颗深沉的热爱生活的心去感知当事人的冷暖。现实中,比探寻真相更需要关切的重要问题,很可能是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试想,吕玲玲检察官被停职,电影中这段举重若轻的剧情,如果发生在现实中,对任何一个珍爱事业的法律工作者的打击都将是毁灭性的。可是,正如电影中所说,“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注入勇气与活力!电影结束了,《第二十条》的故事告一段落了,但现实中与刑法“第二十条”相关的诸多案件仍是进行时。甚至,除了“第二十条”之外的案件,只要是与普通大众最朴素的公平正义情感不够契合的,在理论界或实务界也都存在着差异化的声音。因为,“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法律是天理,是国法,是人情。”当我们在安静的夜晚面对星空回顾往昔,会发现,曾经也有紧扣法条和司法解释回应被告人和辩护人质疑却显得软绵无力的时刻。曾经也有提讯之后同情被告人却无可奈何而向师友吐露心声的时刻,曾经也有面对被害人家属的哭诉无能为力甚至手足无措的时刻。设想,上访人张贵生并未遭遇突如其来的车祸,心结将如何解开?如果,校园霸凌没能水落石出,一个孩子是否真的能够承受住不白之冤?要是,王永强的妻子不曾纵身一跃,司法机关是否能动用足够的力量去阻挡村霸势力的侵扰……或许,这些假设,才是现实中的检察官每天都在面临的艰难抉择。正因如此,“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的含义,才如此的弥足珍贵。《第二十条》打开了一扇门,让普通大众可以看到检察工作的日常,可以理解检察事业的贡献,但同时,也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摆在了聚光灯和显微镜下。我们的法律监督能力还有待加强。影片中吕玲玲检察官为了办案在短时间内学会了熟练的手语,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为了办好案件,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我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还比较有限。影片中虽然展现了司法救助、检察听证等程序,但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我们的诸多创新举措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影片中,检察官与公安民警之间“斗嘴”的桥段虽然更像是笑料,但如何深化检警协作,如何落实好“侦查监督和协作配合办公室”机制,是当前必须要思索的问题。《第二十条》树立了一个标杆,用一个中国法治的“成功案例”给我们注入了足够的勇气和活力。让我们在办案中敢于多一些思考,敢于多一些能动履职,敢于多一些自我加压和自我鞭策,敢于付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第二十条》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它推开了检察之门。透过这扇门,希望我们看到的不只有剧中人的悲欢,更有现实中我们大家自己的人生。(作者系湖北省检察院新闻处副处长蔡欣)(来源:湖北省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休闲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