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如何让孩子成才又成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在全球兴起

时间:03-08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40

如何让孩子成才又成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在全球兴起

从欧美到中国,有一个普遍的现象让人忧心——人们发现,相当数量的“尖子生”虽然考进了顶尖的大学,但在学习之外,他们依然幼稚得像个孩子。他们是缺乏真实世界经验的“学习的专业户”,就像被催熟的果子,苦涩并不甘甜。为了培养孩子“成人又成才”,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正在全球兴起……作者:沈眉庄。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被“清单式人生”毁掉的天之骄子在斯坦福新生学院工作10多年,朱莉·莱思科特-海姆斯见过太多被过度养育的孩子。虽然他们进入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但却像个机器人一样,没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很少能表达自我意志,父母已经代劳了所有的规划,从幼儿园到大学,他们只需要按照这张「清单」去完美执行。朱莉在TED演讲时说:“父母像是孩子的私人管家、秘书,他们像宠物展上的训狗员一样表扬孩子,哄他们跳得再高一点,再远一点。”父母过度帮助、保护、指导和关怀,带来的后果是,孩子丧失了建立自我效能的机会。他们看似听话、礼貌,有漂亮的简历,却没有少年活力、兴趣和激情。一旦他们发现,真实社会不可能精准规划,父母也无法铺平孩子的一生。成才又成人的美好愿望,最终成为泡影。朱莉在TED上的演讲《正确的教育方式:避免过度呵护》,原视频有超过700万观看量同样的情况也在中国上演——2024年1月,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一期题为《大学里 如何成人》的选题。他们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自理能力,人际关系紧张,迷信「攻略人生」,难以自己做决定。这篇报道采访了清华大学甘阳教授,他最大的担忧是,这代大学生有智商、没有生活。“他们没有被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在培养,而是学习的专业户。”大学高中化的趋势,让越来越多大学生感到迷茫和不快乐。这是“害怕犯错,不敢放手”清单式的教育结出的苦果。人不是抽象的存在,生活也不是做题。走出象牙塔后,人要面对更复杂的世界。如何在此之前「成才又成人」,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自驱型成长》一书中提到:在德国、丹麦、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大学,鼓励学生参与“间隔年”,去旅行、打工或者在军中服役。“间隔年”作为一种文化逐渐流传开来,从西方到中国,人们相信,大量生活经验和更久的成长时间,将从根本上解决年轻人的「不开心」,让他们命运的齿轮转动起来……遇见未来的自己暂停是为了更好地出发鱼丸是我曾经采访过的一名学生,17岁时,她高分录取了一所广州重点大学,是家族里唯一一个“名校生”,带着所有人的期待和祝福到了大学。但大学的初体验是令人失望的。落后的教学、混日子的同学、迷茫的未来,让她患上了暴食症。“扮演”了一个学期的好学生,鱼丸再也难以忍受这样的环境,决定休学去旅行。背上背包踏上川藏线,她开启了一整年的“间隔年”。鱼丸的足迹抵达了尼泊尔、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肯尼亚……为了省钱,她选择徒步、骑行、搭车、做义工、自媒体……一路边走边思考,在“间隔年”中,鱼丸渐渐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她决定正式退学,并加入了一所“先锋学校”继续学业。后来她申请到旧金山大学本硕项目,如今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间隔年”(Gap Year)起源于17世纪英国贵族的壮游文化,是指青年在求学期间,做一次长期旅行。这种学习方式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美国每年有将近6万学生推迟大学入学,参与“间隔年”。英国则有数十万大学生休个“间隔年”,出国旅行或参与义工。大学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学生间隔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大女儿玛丽亚被哈佛大学录取后推迟入学,在玻利维亚和秘鲁度过了丰富的一年。威廉王子在19岁以全A的成绩从伊顿公学毕业后,并没有急着入学,而是给自己安排一个终生难忘的Gap Year。期间,他去军营训练、跑到农场工作、去非洲做慈善、待在智利教英语……当年他洗马桶的照片,还被全球媒体争相报道。《大学毕业后的生活》一书作者Jeffrey Selingo说:“参与间隔年让他们变得更成熟,对待学业更慎重,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他们不想做什么!”对于高中生或更小的孩子来说,间隔年的价值更为重要。“间隔年”的经历,让他们冲出校园和课堂的束缚,见识到真实的世界。曾任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的蒋佩蓉女士,在大儿子即将升入大学二年级;老二高中毕业;老三升入初中之际,给全家按了一个暂停键——开启了长达数月的“间隔年”。在这场全球旅行中,一家人在旅途中邂逅各种美好。重新振奋,再度焕发勃勃生机。小儿子凯安,也在环球旅行中迅速成长,独当一面。蒋佩蓉将间隔年比喻成“休止符”。在作曲中,平庸之作和天籁之声的区别在于:杰出的曲子会在适当的时间,巧妙穿插休止符。这些休止符奠定了曲子的情感基调,把音乐分成恰当的乐章。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他们需要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出发;他们需要空间来自己成长。一位参加过间隔年的女孩说:“一个精心计划的间隔年,可能会让你找到未来的方向、目标,以及学习的热诚。然后带着对世界清醒的理解,回到学校或者参加工作,这时候人生目标将会更加明确,而兴趣导向的工作和学习也会更有激情。”间隔年与升学曲线救国的新思路高中生选择间隔年的动机不尽相同,他们度过间隔年的方式也千差万别。有些在申请中失利的学生,会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间隔年计划。或参与社区服务、或有偿工作实习,还有学习另一门语言,定制自己的课程等等。美国女孩Kim的SAT成绩是1510,还是个运动女孩。但在上个申请季表现并没有如她所愿。她被6所大学全拒,包括她的梦校耶鲁大学。为了申请到自己的理想学校,Kim的留学顾问为她设计了间隔年计划,在夏天完成一个海洋项目的研究,在秋天完成一个与世隔绝的徒步旅行,同时再申请大学。这一次她如愿被康奈尔大学的环境科学录取。“我的文书终于能反映我真正兴趣所在。而去年我的文书可能仅仅是讨好招生官。”Kim认为,“间隔年”再申请大学,她在现实世界的丰富经历,是她的制胜法宝。朱莉认为,结构化的“间隔年”能让孩子走出舒适区,成为更有竞争力的申请者。她说:“他们会更加明晰自己的目标,从他们的大学经历中汲取更多的意义。即使这一过程中难免经历痛苦,他们也会从中习得更多的技能,变得更有适应力。”研究人员还发现,相比从未暂停过学业的学生,选择“间隔年”的学生学业表现更好,间隔年学生的GPA超过从未休学的同类学生。在另一项调查中,超过半数的间隔年学生表示,这段经历让自己更明确了职业路径或专业选择。用一整年环游世界与全球同龄人一起间隔然而,对于“间隔年”,中国家长还是陌生且充满顾虑。时间成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能力胜任长期自我试错。安全如何保证?项目从何入手?会不会变成躺平的一年?种种顾虑让中国家庭对间隔年虽然心向往之,更多的是望而却步。最近,我被一个环游世界的项目迷住了——Baret Scholars,这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魏克礼(Christ Whittle)和耶鲁大学前校长本诺·施密特(Bemno Schmidt)共同创办的「间隔年」计划。魏克礼先生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教育改革家,曾和耶鲁大学校长等联合创办创新学校,推动美国特许经营学校运动。2012年,魏克礼先生创立了Avenues 爱文世界学校,如今它是纽约最大的私立学校之一,在纽约、巴西圣保罗、中国深圳和硅谷设有校区。魏克礼先生还曾参与深圳荟同学校的创建。我看过Baret Scholars的环球计划,与其说这是一个环球旅行,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深度游学,光项目介绍PDF就有足足55页。把我看到的亮点给大家种种草——1.壮游世界5大洲。在每个地区,全体学生将一同在“大本营”城市经历20天的生活和学习,之后的10天则以小组和导师的形式,深入探索并进行该地区的课题研究;2.结构化的课程和自由度的活动相结合。涵盖四大主题:商业与创新、艺术与创造、社会与文化、环境与可持续。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所在,有一定的深度广度;3.全球计划招募180名学生,不限国籍。其中在中国仅招募20人,项目平均年龄18岁(高中到大学最佳)。这个项目是有筛选性的,目前已经发放了第一轮早申的offer,有超过300个来自全球的申请意愿,下发了21个offer,部分在候补名单中。要知道,这么高的国际生源比例,甚至比一些国外大学还高。跟来自全球的同龄人一些学习、探索,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4.Baret Scholars的创始团队毕业于全球顶尖学府。包括牛津、剑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和斯坦福大学,也有不少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们。在他们的陪伴下,学生能更快适应环境,找到未来的方向!据悉,Baret Scholars还设有全额助学金(need-based)和荣誉奖学金 (merit-based),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参与到“间隔年“的项目。如果你对Baret Scholars项目感兴趣,可以扫码添加中国区负责人的微信,咨询项目详情和具体申请方式——或者您可以预约参加3月12日的直播,蓝橡树主编将与Baret Scholars的大中华区负责人一起,聊聊间隔年与青年成长,直播间等你来!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